陰曹地府是我國神話傳說里亡靈所處的世界,它跟天界、人界構成了神話世界里的「三界」。相傳天地間的萬物在逝去之后,其亡靈便會被黑白無常拘走,走到黃泉路,跨過奈何橋,喝下孟婆湯,便到了陰曹地府。
受到民間傳說以及文學作品的影響,人們提到陰曹地府都會有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。比如《西游記》里,李世民魂游地府時,見識了所謂的「十八層地獄」的場景:
「正是陰山背后十八層地獄!其中吊筋獄、幽枉獄、火坑獄,寂寥煩惱,皆是生前做下惡事,來此受罪。酆都獄、拔舌獄、剝皮獄,哭泣悲慘,只因生前不忠不孝,落入此門。磨捱獄、碓搗獄、車崩獄,皮開肉綻,都是生前欺人昧心,來此受罪。寒冰獄、脫殼獄、抽腸獄,蓬頭垢面,生前缺斤少稱,來此受罪。油鍋獄、黑暗獄、刀山獄,戰戰兢兢,生前橫暴欺良,來此受罪。血池獄、阿鼻獄、秤桿獄,脫皮露骨,生前謀財害命,來此受難,永世不得輪回。」
正因如此,原著里這段話后面還有一段發人深省的句子「人生卻莫把心欺,神鬼昭彰放過誰?善惡到頭終有報,只爭來早與來遲。」此外相傳陰曹地府還有一副對聯,跟這段話有異曲同工之妙,上聯是:「陽間三世,傷天害理皆由妳」;下聯是:「陰曹地府,古往今來放過誰」。
神話傳說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和向往,它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,從上古時期開始,人類就對自然界的未知現象加以幻想,進而將這些無法理解的未知領域通過神話故事表現出來。神話故事除了能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,還能起到勸人向善的警示作用,就像《太上感應篇》開篇所寫的那樣「禍福無門,唯人自召;善惡之報,如影隨形。」災禍和福報不是憑空產生的,而是由自己造成的。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它們就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人們的左右。
明末清初著名理學家朱柏廬,一生樂善好施,嚴以律己,所著的《朱子家訓》成為家喻戶曉、膾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經典家訓。不僅如此,民間也有關于他的傳說故事,相傳陰司佩服朱柏廬的人品,請他去陰曹地府審理亡靈的善惡之事。
某天,朱柏廬勞累了一天準備休息時,朦朦朧朧間有人前來找他,將他帶到一個類似衙門的地方。朱柏廬看了看身上的冠履袍服,知道又是被請去地府審案了。堂下被黑白無常用鎖鏈拴著的竟然是原來認識的一位鄉人,這個人一開始積德行善,敬奉神佛,不過後來沾染了惡習,開始變得胡作非為起來。按照地府的冥律,這個人會被投入畜生道,轉世為畜生。
朱柏廬于心不忍,想知道這個人是否還有良知,就問他還記不記得持誦的經典,那些都是勸人向善的典籍。然而這個人把那些都忘記了,沒辦法,朱柏廬只好下令讓陰差把張狗皮披在他身上,只見那人向地一滾,已變了狗形,搖頭擺尾而去。
還有一次,朱柏廬在那里唉聲嘆息,學生問他所為何事,朱柏廬就說有一個人要有滅門之災。學生不解,說那人現在做官,雖然那地方遭了旱災,可是那個人囤糧賺了好多銀子啊。朱柏廬回答說,正因如此,百姓遭了旱災流離失所,而他卻瞞心昧己,不但克扣災糧,還往碗里加冷水石灰,實在是罪大惡極啊!
就在昨天晚上,我夢到了一宗案卷,冥官叫我判定畫押,上奏天曹。這人魚肉鄉里,假公濟私,做的事傷天害理,肯定會不得善終啊。就像地府里對聯所寫:上聯是:「陽間三世,傷天害理皆由妳」;下聯是:「陰曹地府,古往今來放過誰」。大概過了一個月,那家人都染了時疫,果然都沒有善終。
老子在《道德經》里告訴世人「天道無親,常與善人」,意思就是說天道對于眾生一視同仁,無偏無私,無厚亦無薄,但上天又常常無意識地暗中幫助善良的人們。就像《太上感應篇》所寫:「一日有三善,三年天必降之福。兇人語惡、視惡、行惡,一日有三惡,三年天必降之禍,胡不勉而行之。」一天之內要做三件善事,那麼三年之內必定會帶來福氣。相反,如果每天都做惡事,則會給自己帶來禍患。